一、强降水天气对气体探测器的具体影响
1.直接物理损坏与电路故障
• 短路与烧毁
水是导体,侵入设备内部后,会直接导致电路板、元器件、接线端子之间形成非预期的电流通路,造成短路,瞬间烧毁精密的芯片和电阻,导致设备损坏。
• 绝缘性能下降
即使水分未立即引起短路,也会降低线路和元器件的绝缘电阻,埋下隐性故障隐患,可能导致设备工作不稳定或提前失效。
2.核心传感器性能劣化与失效
• 催化燃烧式传感器(测可燃气体)
水汽和杂质会毒化催化剂,覆盖其活性表面,导致灵敏度下降,造成漏报(有危险不报警),这是最危险的情况。
• 电化学传感器(测有毒气体,如CO, H2S, O2)
其工作原理依赖于电解液。进水会稀释或污染电解液,导致传感器输出信号异常,出现误报(无危险乱报警)或无响应。
• 红外传感器(NDIR)
虽然对水汽不敏感,但水渍凝结在光学窗口(镜片)上会严重干扰红外光的吸收和探测,导致测量值严重失真。
3.结构腐蚀与机械功能异常
• 腐蚀
水中的杂质和离子会加速电路板铜箔、元器件引脚、外壳紧固件等金属部件的电化学腐蚀,导致线路断裂、接触不良。
• 功能异常
腐蚀和进水会导致设备按键、显示屏(出现水雾、黑屏)、声光报警器等外部部件失灵,使人员无法正常操作和读取数据。
4.安全防护等级丧失(最致命的危险)
在石油、化工、矿业等易燃易爆场所,气体探测器通常具有防爆认证(如Ex d、Ex ia)。其防爆能力依赖于特殊设计的隔爆外壳或本质安全电路以及严格的密封结构。
一旦进水,意味着其密封性已被破坏,防爆认证即刻失效。设备在故障时产生的电火花可能直接引燃外部爆炸性环境,造成灾难性事故。
同时,与探测器联锁的排风机、紧急切断阀等安全装置也可能因探测器失灵而无法启动,使整个安全系统瘫痪。

二、如何有效预防气体探测器进水?(综合预防策略)
预防是关键,应建立一个从设计、安装到维护的全流程防护体系。
1. 科学选址与正确安装(首要步骤)
2. 加装物理防护设施(直接保护)
3. 建立严格的巡检与维护制度(长效保障)
♦ 雨季前专项检查
在汛期或雨季来临前,对所有室外和易受影响的探测器进行一次全面的密封性、安装牢固性和防护设施检查。
♦ 灾后立即检查
暴雨、台风等天气过后,即使设备看似正常,也必须进行功能测试和校准检查,因为隐患可能已经埋下。
♦ 专业干燥处理
如发现内部有轻微受潮(如玻璃罩内有水雾),应立即断电,并用吹风机冷风档或置于干燥箱中缓慢干燥。严禁给受潮设备通电,否则会立即短路。
♦ 及时专业维修
一旦确认进水,切勿自行拆卸修理,尤其是防爆设备。应立即停用并联系原厂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处理。进水严重的设备,往往需要更换大部分核心部件甚至整机报废。

♦ 防雨罩/防晒防雨罩
这是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一个设计合理的防雨罩能像“伞”一样,有效避免雨水和烈日直射,同时不应过分阻碍气体扩散。
♦ 防水箱/防护柜
对于安装在室外或极易积水的区域的探测器,应使用耐腐蚀材质(如316不锈钢) 制成的专业防水箱。箱体需设计有防虫防堵的百叶通风口,既能保护设备,又能保证气体自由流通。
♦ 密封检查
定期检查设备自身的密封圈、电缆接口的格兰头(电缆密封接头)是否老化、开裂,确保其完整性。
♦ 避开高危点
绝对避免安装在可能被水直接淋到、溅到或可能发生积水的位置(如地面、屋檐下、排水口附近、管道正下方)。
♦ 考虑环境气流
如您所说,应避开正对空调出风口、换气扇、门窗等气流剧烈变化的位置,这不仅影响检测准确性,也容易将水汽吹入设备。
♦ 遵循“高点”原则
对于检测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如液化石油气、某些VOCs),探测器应安装在较低处,但必须确保该位置绝不会积水。此时可能需要加装防护立柱或防水箱。
总结
夏季强降水和高湿环境对气体探测器的影响是致命性的,直接威胁到设备寿命、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最终关系到整个区域的人员和财产安全。
应对策略的核心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通过 “正确安装 + 物理防护 + 严格巡检” 的三重保障,才能大程度地确保气体探测器在恶劣天气下依然稳定可靠,筑牢安全防线。您提供的维护建议非常到位,及时联系专业人士是处理故障安全、正确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