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31日,山西运城芮城县一化工厂在停产检修设备期间发生爆炸,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化工设备检修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检修过程中涉及的危险因素较多,如易燃、易爆、有毒、高温、高压等,因此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检修作业的安全进行。以下是化工设备检修的安全要点:
一、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设置检修指挥部:成立专门的检修指挥部,负责协调、指挥和监督检修工作。
制定检修方案: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检修方案,包括检修步骤、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等。
安全教育:对参与检修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其了解检修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和应对措施。
检修前检查: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具备检修条件。
二、检修前停车的安全技术处理
严格按照停车方案停车:根据停车方案,有序停止设备的运行,确保与上下游工序的协调。
泄压要缓慢适中:泄压操作应缓慢进行,避免压力骤降导致设备损坏或物料泄漏。
排空和处理物料:确保设备内的物料排空,避免易燃、易爆、有毒物料泄漏到环境中。
控制降温、降量速度:按照工艺要求控制降温、降量速度,防止设备因温度、压力急剧变化而损坏。
开启阀门的速度不宜过快:开启阀门时应缓慢操作,避免物料突然喷出或管道震动。
高温真空设备停车步骤:高温真空设备停车时,应先消除真空状态,待温度降至安全范围后再与大气相通。
停炉作业严格依照工艺规程:停炉操作应按照规定的降温曲线进行,确保炉膛温度均匀下降。
三、停车后的安全处理
隔绝:确保设备与外界隔离,防止介质泄漏。常用的隔绝方法包括拆除管线或加装盲板。
置换、吹扫与清洗
置换:使用惰性气体(如氮气)置换设备内的易燃、易爆、有毒气体。
吹扫:使用蒸汽或惰性气体吹扫设备和管道内的残留物料。
清洗:对设备内壁的沉积物进行清洗,常用的方法有蒸煮和化学清洗。
拆卸入孔:在确保设备内无压力、无危险物料后,方可拆卸入孔。拆卸时应缓慢操作,避免物料喷出伤人。
正确劳保着装:检修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如防静电工作服、安全帽、防护手套、防滑鞋等。
四、检修阶段的安全要求
动火作业:
动火作业前必须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并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动火前应进行动火分析,确保可燃气体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动火作业时应有专人监护,并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设备内作业:
进入设备内作业前,必须办理“设备内安全作业证",并对设备进行清洗和置换。
设备内作业时,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照明电压应符合安全要求。
作业人员应佩戴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并保持与监护人员的有效联系。
五、检修完工后的处理
检查与试车:检修完成后,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遗留工具、杂物。进行试压、试漏、调校安全阀等操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验收交接:检修完成后,检修部门与生产部门应进行验收交接,确认设备符合运行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六、其他安全注意事项
清理检修现场:检修完成后,及时清理现场,确保通道畅通。
切断电源:检修前应切断设备的电源,并挂上“禁止启动"警告牌。
与公用工程系统联系:检修前应与水、电、气、汽等公用工程系统联系,确保检修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
总结
化工设备检修的安全管理是确保检修作业顺利进行的关键。通过严格的停车、隔绝、置换、清洗等安全技术处理,以及规范的动火、设备内作业等操作,可以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检修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